這幾天,宜興市御茶農林生態園里,大面積從日本引進的藪北茶樹,經過精心管理后開始吐露新芽。利用藪北茶茶樹品種優勢,采用傳統的宜興“陽羨茶”茶田管理和制茶工藝,生產優質的“陽羨雪芽”、“善卷春月”系列藪北茶,將成為今年我市茶產業發展的新亮點。
據中國茶葉學會提供的資料顯示,1890年日本靜岡縣茶農通過對從中國引進的茶樹進行更新改造,培育的藪北茶樹品質好、產量高、長勢旺、株棵大,深受茶農喜愛。至2006年,藪北茶已占日本茶樹種植面積的85%,并逐步進入中國。目前,我國藪北茶樹主要分布在浙江紹興、河南羅山和江蘇宜興,其中我市種植面積達1050畝,是江蘇最大的藪北茶樹種植基地。
宜興藪北茶樹從本世紀初開始逐步引進,集中分布在龍池山下的御茶農林生態園里。原來引進藪北茶樹,目的主要是用鮮葉生產出口日本的蒸青茶。但在實際操作中,由于制作工藝單一、銷售渠道狹隘,優質的茶樹品種沒有發揮出應有效益。近幾年,市御茶農林生態園在省、市茶葉專家的指導下,充分利用藪北茶鮮葉氨基酸含量高、咖啡堿含量低等品質優勢,逐步對其注入宜興“陽羨茶”生產元素,打破傳統藪北茶單一生產蒸青茶的習慣,開發出優質的宜興“陽羨雪芽”、“善卷春月”系列藪北茶,并初見成效。去年,市御茶農林生態園生產的“韻芽牌善卷春月”藪北茶首次參加全國“中茶杯”評比,一舉捧回了特等獎獎杯,顯示了其較強的品質優勢。